:::严忠明项目策划事务所:::----Http://www.yansplan.com
点击返回首页

首 页
关于我们
项目动态
策划领域
地产策划
旅游策划
服务方式
项目策划
工作流程
策划方法
真问题分析
思想采购法
思想采购
前沿探索
开发模式
我们的案例
案例精解
客户评价
业务联系
BBS留言
联系方式
:::严忠明项目策划事务所:::----Http://www.yansplan.com
 当前坐标:首 页 >> 严忠明博士专栏 >> 著作文库
直街观念与澳门早期城市建设的规则
严忠明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典籍研究所 博士)

题记】由澳门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澳门文化局赞助的“澳门初期史和天主教传华史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18日在澳门帝濠酒店举行。会上,暨南大学博士严忠明发表了有关澳门城市建设耳目一新的见解,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严忠明指出:研究澳门城市建设史要从理解葡萄牙文化开始,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眼前物质形态的建筑遗存,更要关注初期建设者特有的宗教文化背景。天主教中的直街观念,便是影响澳门早期城市建设的重要观念之一。

澳门的开埠史存在许多疑团,其中,在城市建设方面一个颇引人注意的问题,就是澳门早期城市的第一街到底是哪一条?

对于澳门最初城市街道建设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多种说法。李鹏翥在《澳门古今》中认为,最早葡萄牙人来到澳门是在南湾至龙嵩街一带居住。史学家马雷罗斯在《中葡建筑的痕迹》中则认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第一个定居点是在圣保罗山下,大概2000平方米的地盘,这里既可以抵御来自于中国即北方地区的袭击,也可以抵御南面海上的侵略。而巴拉舒在《澳门中世纪风格的形成过程》一文中认为,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半岛是从山脚下开始的,既现在的贾梅士花园一带,他们在那里建设了第一座主教堂——圣安东尼奥教堂,还建设了第一条中心街道,即现在的沙栏仔街,并从沙栏仔街出发呈鱼骨形向两边扩展,这条街的最高处就是现在的圣安东尼教堂。柯斯达在《澳门建设史》中认为,澳门最早期的城市建设是一个完全自发的过程,澳门真正有特色的主体建筑及其大道是在南湾一带形成的,这就是圣玫瑰堂与水坑尾城门之间建立的大集市,可以称为本市的第一个商业中心。汤开建先生认为,澳门最初的街道应为标注为“畏威怀德”四个字的十字街,是一条中贯四围的十字大街,即位于现在的关前正街、草堆街、营地大街附近的十字形大街。徐萨斯在其名著《历史上的澳门》中也认为,以关闸为分界标志的“畏威怀德”十字大街所组成的集市,可能是澳门最初的街市。此十字大街一般又被史学界称为澳门街。王文达在《澳门掌故》则认为澳门城的扩展经历了一个几何式扩展的过程,即由点到线,到平面,再到全岛的过程。即由最初的濠镜到澳门街,再到澳城而扩展至濠镜澳,再建设氹仔、路环。王文达认为澳门街即就是现在的营地大街,此地设有关闸。在《澳门从开埠至20世纪70年代社会经济和城建方面的发展》一文,提到澳门最初葡萄牙人在港口附近落脚,城市建设有一个从小湾扩展到南湾,由大炮台扩展延伸到西望洋的过程1558年,葡萄牙人是在靠近港口附近的沙栏仔街作为最初定居点的。到1563年,葡萄牙居民从最初的500人扩展到后来的900。葡萄牙人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仓储区和一个货场,其左侧是果栏街,前面是大三巴,后面是内港,葡萄牙人临时居住在中国人称为营地街的地方,在这个区域形成了一个贸易中心,这就是关前正街和关前后街。16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区域是港口、圣安多尼奥堂、沙梨头、大炮台和大教堂,以及由龙嵩街向西望洋方向一条较开阔的主要道路两旁。潘日明神父在《殊途同归》中认为,最初葡萄牙人登临澳门应是在妈阁庙附近居住10,因为这一带是中国人居住的地区,葡萄牙人可以在这里完成最初同中国人的贸易交往,并在此建立了定居点。他们在妈阁庙附近建立了风顺堂,即1560年建立的圣劳楞佐教堂。这个地方有一口著名的水井,就是亚婆井。如果从饮用水的供应来说,这一带很适合于作为定居点。以上可见,对于澳门城市发展的最初图景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作为整个澳门来说,到底何处是澳门城市建设的开始,哪里是第一条街,城市街道的基本形态到底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呢?

如果我们站在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的角度来看澳门,也许能够找到一些可供参考的答案。尤其研究葡萄牙城市规划的历史,如从葡萄牙人在东南亚和非洲所建立的城市,就可找到一些共性的发展思路。

一般认为,尽管欧洲在16世纪已经进入文艺复兴时代,在城市建筑上已经出现了文艺复兴的风格,但是葡萄牙作为一个宗教势力特别强大的国家来说,其思想体系和建筑文化仍然停留在中世纪时期,因此,建筑风格仍然有很强的中世纪特征。在中正书局出版的吴俊才所著《东南亚史》中就特别提到,16世纪初,葡萄牙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一要打破回教对利比利亚半岛的控制;二要同热纳亚与威尼斯竞争,控制东方的贸易11。葡萄牙是反回教的先锋,当时,回教在非洲的大规模扩张,在教皇的支持下,葡萄牙决定支持航海业,以征服异教徒,扩大教会的力量。由于葡萄牙特殊的地理位置,西班牙割断了它同欧洲其他国家的联系,葡萄牙只有向海洋上发展,因此,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葡萄牙决定征服印度,直奔远东。此时教皇赦令,颁谕葡萄牙国王亨利鼓励其向东方发展,并勉励作为航海家的亨利亲王,如果能征服印度便是服从神的意志的最好证明,是协助西方世界抵制回教徒的重要努力。在教皇的赦令中规定,亨利王有绝对的权力占领航海所到达的岛屿、港口和海洋,悉属亲王所有。

在随后征服东方的过程中,葡萄牙航海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起初他们推行的是阿米达的兰海水政策,即海权至上。为了保证贸易的进行,海上力量应该主要为加强海上长城的建设,而不向内陆发展,确保沿线地区的安全。在阿波柯柯任驻印度总督时,才改为殖民政策,即利用殖民地以点建面,建立葡萄牙的子国,这就是后来奉行的大陆政策。阿波柯柯找到了马六甲,并在马来半岛建立贸易中心以对抗回教。在随后的葡萄牙航海过程中,葡萄牙人所遵循的都是大陆政策进行移民和建设永久性城市,澳门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

在远洋航海的人群中,宗教势力拥有绝对的领导权。我们知道,在16世纪来到广州同中国官方进行官事交往的葡萄牙人中,几乎全部都是传教士。据《葡萄牙简史》,当时的葡萄牙属于那种比较保守的信奉天主教和对教皇惟命是从的国家之一。1531年,葡萄牙国王请求教皇批准在葡萄牙成立宗教裁判所。这种宗教裁判利用火刑和其它残酷的徒刑来处决所谓背叛宗教的人,而揭发他人违背教义罪是每个基督教徒应尽的义务。此时,葡萄牙国内宗教义务高于一切,揭发不尊重基督教的任何举止,成为一种时尚。因此,此时国人都成了警察。这是在葡萄牙国家历史上最恐怖的时期。由此堆积的案例、案件如山,至今尚保留了2万余件12。因此,葡萄牙人对远东的航海中教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天主教教徒及传教士们要把上帝的圣名传到中国,在决定对澳门事务上,他们扮演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他们所秉承的观念又是中世纪城市建设的认识和观念。

在沈育林的《外国城市建设史》中谈到,中世纪城市建筑的特别是:当存在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时,教堂往往占据城市的中心地位,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城市的主要中心,是市民集会、狂欢和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有的城市还有市场广场。各种广场采用封闭构图,广场平面不规则,建筑群组合、纪念物布置与广场道路的构图各具特色。道路网常以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网状的放射环道路系统。这种系统既符合城市逐步发展,一圈圈的向外延伸的要求,又适应设置死胡同和路障,可在巷战中迷惑和消灭来犯者。中世纪城市还划分为若干个教区,教区附近范围内分布着一些辖区、小教堂和水井、喷泉。井台附近有公共活动场所,一般市民的住所往往与手工作坊结合。住宅的底层通常为店铺和作坊,房屋上层逐层挑去,辅以形态多变的山墙13。这正是澳门城市建设早期的葡萄牙城市文化大背景。

澳门作为中世纪风格城市建设,还有它特别的地方,这就是在宗教领域里天主教文化的葡萄牙特色。葡萄牙天主徒们特别推崇的人物是圣保罗,葡萄牙人对圣保罗和圣母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并把自认是圣保罗式的使徒。查考《圣经》,我们可以知道圣保罗又名扫罗,最初他是迫害基督徒的,后来耶稣在大马士革遇到了保罗,并点化了保罗,使圣保罗变为一个坚定的传道者,圣保罗就是向世人不断的解说耶稣就是基督的人14。圣保罗以他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赢得天主教徒们的尊敬。

更重要的原因是,圣保罗还是一个坚定向外邦人传教的使徒。葡萄牙人当他们离开利比利亚半岛的时候,他们就把自己看成是圣保罗的化身,去远东向异邦人传教15。这点我们在澳门早期建设中很易注意到,如大三巴、三巴仔、圣保罗上街、圣保罗下街、圣保罗山等地点的命名。

这种对圣保罗的宗教感情,又深刻地影响着葡萄人对城市的建设。在葡萄牙国内,全国所有城市都有一条名叫直街的街,这条街往往是该城市中最美、最古老的街道16。它并不像字面意义所表现的是直的,而是可以弯曲、变化的。在《圣经》里,这条直街同圣保罗有很深的关系,在使徒圣保罗的生平里,圣保罗出生于西里西亚充满生机的巴尔索直街地区,当时,耶稣就是在大马士革的街道上碰到了圣保罗并指示他去直街的,因此,直街是点化并让圣保罗成为一个神圣的、意志坚定的使徒的标志性地区。

这个故事深刻影响着葡萄牙人对城市建设的态度。从当时葡萄牙的社会形态来说,澳门应是一个完全受宗教控制的地区,教会对城市的建设具有决定作用。1583年,澳门被葡萄牙当局定名为“圣名之城”,实际上包含有两种含义:其一,从精神上说,葡萄牙在这里建立的城市是一座上帝之城,有许多教堂和忠诚的传教士,这个城市的人们对上帝无比忠诚。其二,从物质形态的建筑风格上说,澳门是一个教会建筑之城。

澳门最初的一批建筑,其中最有名的就有三大教堂,这就是圣安多尼堂、风顺堂和望德堂。从圣保罗宗教文化对澳门的影响,以及最初出现的建筑物、教堂的分布,我们可以重构澳门最初城市建设的模式。

澳门的城市也是由直街发展起来的。基本上可以说,最初澳门城市是由三大教堂区组成的。这就是风顺堂区、圣安多尼堂区和望德堂大堂区。而葡萄牙人的定居则可能聚集在几个不同的地方。人们根据自己的信仰和贸易的需求,散居在教堂周围。这些区域就是人们提到的沙栏仔街附近、营地大街附近和南湾附近。因此,澳门街道最初的发展就是在定居点和教堂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我们大约可以勾勒去澳门直街的发展路线。直街开始于1557年左右的沙栏仔街附近,连接花王堂及圣安东尼堂,直达大三巴直街附近,然后向营地大街发展。而营地大街作为一个聚集点又自行向两边靠扰,一边是连上大三巴直街附近,另一边则走向龙嵩街相连接。而龙嵩街又向风顺堂及圣劳楞佐堂和圣奥斯定堂附近发展,这是整个直街的主干。沿着这几个主要的聚集点即沙栏仔街、花王堂街、大三巴直街、营地大街、龙嵩街,又鱼骨式向两边伸展,这一条街经历了一个长达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从而成为类似于葡萄牙其他城市的重要的直街。其中,沙栏仔街应是澳门具有城市意义的第一段街。据汤开建教授在《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中的考证中文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澳门街道是圣保罗上街。其实这正是沙栏仔街向山上的自然发展

所以,我们可以把澳门城市的发展归结为一个模式:先在澳门半岛找到合适的定居点,而这些定居点因为人们所信教的组织背景不同分散在几个区域内,然后在这些定居点里建立了他们最初的教堂,这就是城市发展的最初的节点。在这些节点之上,人们建立了居住点和教堂之间、以及教堂与教堂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街区。到17世纪中叶,城市终于向龙嵩街及议事厅前地发展,形成了一条主街和七条小巷的完整的澳门内城的完整形态。

因此,作为澳门城市最初发展的探讨,前面所提到的各位专家的意见都只侧重一点,因此都不全面。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整体面上看待城市的早期发展,澳门是由定居点到教堂之间的一个互动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并不同意所谓“澳门城市早期是自发的城市建设”这种说法17。相反,作为中世纪城市建设的起点,人们其实遵循着很强的指导规则和理念,这些规则决定了人们在建设城市时,并没有多少可以随意发挥的余地。

我们可以把这些规则大致归结如下几条:

首先,从安全考虑,葡萄牙人在澳门遵循的是华洋分处的观念,他们并不同当地华人密切地居住在一起;

二,澳门城市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宗教优先的原则,人们对圣保罗的推崇时刻表现在建筑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指导人们对城市的建设。这就是大三巴建筑耗费巨大,影响巨大的原因。人们把最初居住的山叫做圣保罗山,也就显示了他们对传播宗教坚定的信念,而直街的建设也隐含着他们内心的追求;

三,作为世俗的商人来说,贸易是立身之本,对贸易的便利性的考虑也左右着人们对城市发展的观念。贸易点不能离海岸太远,同时又不能离交易场所太远,最好靠近居住区和手工业制造区以及仓储区,这就是最初贸易点在沙栏仔街、营地大街、关前和龙嵩街附近形成的原因;

四,要考虑物质条件的可能性,这包括建材的取得、饮用水问题和防火、避风等因素;

五,要考虑建筑的成本,对于临时性的建筑,人们最初使用的都是竹木,而对于永久城市的建设则主要考虑用砖木石材。建筑成本也左右着人们对建筑的观念,在居室建设上,一般来说建筑的成本会较低,而对神圣的宗教建筑物来说,则可能不计成本。这在城市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然还要考虑城市的防御功能。澳门城市必须考虑来自于海上的侵袭和来自于北方中国人的侵袭,因此,防御工事的构筑也影响城市的布局。

总的来说,澳门最初城市建设的这些规则影响着澳门城市发展的方向,使得澳门内城成为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城市和街道建设是昂贵的工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奢侈品,是国家性工程,因此认为澳门早期城市的发展杂乱无章是不符合其发展规律的。 澳门城市的发展受制于这几大重要的制约因素和指导性规则,这在随后的171819世纪的城市发展中,都有不同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城市前规划时期的指导思想来看待,这就是澳门城市初期建设直街考证的启示。 

〔注释〕: 

1 李鹏翥《澳门古今》第7页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1年版

2 马雷罗斯《中葡建筑的痕迹》第103页 澳门大学图书馆藏英文版

3 巴拉舒《澳门中世纪风格的形成过程》澳门文化杂志第35期 第54页

4 柯斯塔《澳门建设史》澳门文化杂志第35期 第7页

5 汤开建《明代澳门城市建置考》澳门文化杂志第35期 第80页

6 徐萨斯《历史上的澳门》第24页 澳门基金会2000年版

7 王文达《澳门掌故》第13页 《澳门教育》出版社

8 巴列托《澳门从开埠至20世纪70年代社会经济和城建方面的发展》 澳门文化杂志第36、37期 第15页

9 同上第15页,另可参见澳门文化杂志第35期 第58页

10 潘日明神父《殊途同归》第32页 澳门文化司署 1992年版

11 吴俊才《东南亚史》第122页 中正书局出版

12 萨拉依瓦葡萄牙简史》第172页澳门文化司署 1994年版

13 沈育林《外国城市建设史》第48页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14 《圣经》新约 使徒行传

15 冯冰《圣经故事》 第291-298页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年版

16《葡萄牙图文并茂》之《直街》一章 澳门文化学会出版 1990年版

17 柯斯塔《澳门建设史》澳门文化杂志第35期 第7页

点击次数:4396   【 打 印 】【 返 回
 
  首 页 | 策划领域 | 服务方式 | 思想采购 | 策划方法 | 我们的案例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 雁过留声English [TOP
[免责声明] 本网站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如果我们刊载的文章涉及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即时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深圳市严忠明项目策划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景田路擎天华庭B-16D
Email: yanzm@21cn.com | yansplan@126.com
业务联系:13802270231 电话:0755-23917262

     [ 粤ICP备06115721号 ]